企業名稱:南陽向日葵app下载安装官方免费下载製品有限公司
聯 係 人:楊先生
電 話 :13271788727
Q Q :1098072001
地 址 :南陽市七裏園鄉白塔村二組107號
現在越來越多的人,通過艾灸來解決一些身體的小問題。其中,艾灸的宣傳是多的了。比如:三伏灸、冬病夏治等等。中醫養生講究順應自然。中醫也講究“天人 合一”。自然界天氣的變化也影響著人體的變化。其中,節氣前後的變化相對來說比較明顯。節氣前後的氣候變化比較大。一個人如果有宿疾,他的機體抗病能力和抵抗力就會弱,此後發病或者病情加重。
艾灸是向日葵app下载安装官方免费下载中國人傳統的養生保健法,戰國時的孟子曾說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。”說明艾灸在春秋戰國就已經很普遍了。之後200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,艾灸一直陪伴在老百姓身邊。這幾年國民對傳統養生方法的追捧使得艾灸重新回到大家的身邊。
艾灸能夠溫通經絡、排除濕寒、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、延年益壽等作用。不僅能夠養生保健、預防疾病,還能促進康複和治療疾病,古人說過:“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 須灸之。”明朝的李梴在《醫學入門》裏說:“虛者灸之,使火氣以助元陽也;實者灸之,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;寒者灸之,使其氣複溫也;熱者灸之,引鬱熱之氣外發,火就燥之義也。”唐朝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在《千金方》裏說過:“艾火可以灸百病,殺鬼邪。”艾灸是向日葵APP下载安装地址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養生保健法。對於今天的向日葵app下载安装官方免费下载來說,是寶貴的財富。
通過節氣灸可以起到好的治療效果,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,這樣當外界的環境氣候等因素發生變化時,人就不容易生病,正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幹”。
小寒(公曆 1 月 5~7 日) 宜養腎;中醫認為“寒性凝滯,寒性收陰”。艾灸腎俞、湧泉、足三裏、對養腎,保護脾胃有 效果。
大寒(公曆 1 月 20~21 日) 潤肺除惡燥俗話說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。艾灸肺俞、大腸俞、中府並清痰飲食、可潤肺、保暖潤燥。
立春(公曆 2 月 3~5 日) 助陽生發“打春凍人不凍水”陽氣鬱積易上火,立春養陽助生發。艾灸百會、風府、風池、肝俞、膽俞、可補陽氣、清熱解毒。
雨水(公曆 2 月 18~20 日) 《黃帝內經》說:“春主肝”,肝髒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。濕邪易困擾脾胃。艾灸天樞、三陰交、足三裏、風市、湧泉可以健脾利濕。
驚蟄(公曆 3 月 5~7 日) 順時養陽春天肝當令,驚蟄護肝正當時,背痛腳涼者。艾柱廠家指出艾灸肝俞、膽俞、三陰交、足三裏、肩井可補足陽氣以健身。
春分(公曆 3 月 20~21 ) 要防舊疾發;百草發芽,百病發作,春分防故疾複發。春季眼病高發,調補肝腎是關鍵。艾灸肝俞、腎俞、三陰交、足三裏、可以補充肝的精氣。
清明(公曆 4 月 4~6 日) 當防高血壓清明之時,人體肌膚腠理舒展,五髒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。艾灸神闕、關元、氣海、湧泉、可以預防高血壓。
穀雨(公曆 4 月 19~21 日) 三月百蟲生,風熱感冒也流行,人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的。艾灸足三裏、天樞、大椎可以清肺熱、防感冒。
立夏(公曆 5 月 5~7 日) 養心正當時《黃帝內經》特別強調:“夏季“更宜調息淨心,常如冰雪在心,炎熱亦於吾心少減。不可以熱為熱,更生熱矣”。夏季心火旺。艾灸足三裏、三陰交、關元、中脘、天樞、脾俞可以養心敗火.安 全。
小滿(公曆 5 月 20~22 日) 除濕正當時人憑借天地裏靈氣而生,順應四季更新變化的規律而成長。小滿濕熱重,當心風疹找上門。艾灸脾胃區域可以除濕、除內熱、除濕邪。
芒種(公曆 6 月 5~7 日) 謹防梅雨傷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講道:“梅雨或作黴雨,言其沾衣及物,皆出黑莓也。” 艾灸肝俞、腎俞健脾祛濕。
夏至(公曆 6 月 21~22 日) 日吃補;從中醫理論講,、夏至也是陽氣.旺的時節,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,注意保護陽氣。艾絨汗蒸可以調理脾胃,清暑利濕。